2007年6月9日

用企劃看「超級星光大道」(上)

作者:WBSA創新企劃學院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wbsa&f_ART_ID=1005614

自從05年中國大陸的「超級女聲」歌唱比賽紅遍兩岸三地之後,台灣電視圈也掀起了一陣
選秀節目風潮。像是以「毒舌」著名的快樂星期天「校園歌喉戰」單元,另外還有以美眉
相互競爭淘汰的「我愛黑澀會」。雖然這些節目型態內容不盡相同,但都成功的運用競賽
創造話題,受到學生族群的青睞。

但是這些節目再怎麼成功,其話題性與收視率都不敵最近爆紅的「超級星光大道」。除了
媒體天天報導,最近海蓮的週遭,每個人都在討論這個超人氣的電視節目。「超級星光大
道」為什麼會這麼紅,頻頻開出超高收視率,讓廣告主又愛又恨?這讓平常不太看綜藝節
目的海蓮也起了好奇心,不得不關心一下。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超級星光大道」企劃的
其中門道吧!


目標收視群鎖定16歲25歲年輕族群

電視節目的兩個主要收視族群,一個是有點年紀的婆婆媽媽,另外一個就是目前還在學的
學生或年輕上班族們了。為什麼是這兩個族群呢?「時間多」是主要的一個原因。像是一
些老歌演唱型態的節目,就是針對媽媽族量身打造的節目,另外最近頗紅的「十八禁不禁
」就是針對年輕族群所專門設計的戲劇節目。我們從超級星光大道的錄影現場與討論區發
言狀況可以得知,這個節目主要觀眾群設定在16歲到25歲的年輕人,其中又以「女性」為
主。

這個年輕族群喜歡新鮮,喜歡無厘頭,不喜歡教條式的一成不變。日常的嗜好無非就是看
電視、看電影、聽音樂、上網。邀三五好友去KTV狂歌,是他們平常休閒或舒張壓力時的
最佳去處。其中或許有些人曾經懷抱著明星夢,夢想著終有一日可以成為明日之星,從平
凡的No body 變成家喻戶曉的some body。而「超級星光大道」正好滿足了這些人心中潛
在的慾望,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得登上舞台的機會,但卻希望這些參賽者的成功,能
夠同樣的印證在自己的身上,達成夢想。


超強的製作主持卡司
「超級星光大道」是由綜藝界的主持天后陶晶瑩產後復出的第一個節目。才女陶子除了主
持人之外,歌手是她另一個代表身分,主持像「超級星光大道」這樣的歌唱比賽節目,可
說是名正言順。節目就在她的主持引導之下,屢屢創下收視佳績。

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電視教父王偉忠與創意才子詹仁雄兩張王牌的組合。王偉忠在電視圈
的地位與貢獻已經不用多說,而詹仁雄更是幾個膾炙人口的節目如「我猜」、「康熙來了
」、「國光幫幫忙」、「黑澀會」與「棒棒堂」成功的幕後推手,對於當下年輕人的口味
、喜好非常的了解。像這樣一個超強的黃金三角組合,果然不同凡響,成功的創造出想一
個如此有戲劇性、話題性、創意性的娛樂節目。


真情攻勢和快樂星期天成功區隔

「超級星光大道」令海蓮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參賽者的「眼淚」,幾乎每集,都有人掉下令
人不捨的淚水。在上週的節目,台上的七個大男生竟然全都哭成了淚人。這個節目最令人
稱道之處就在於對比賽「氛圍」的塑造,呈現出一種並非相互競爭的火藥味,反而是共同
追夢、惺惺相惜、並肩作戰的同袍情誼,確實令人動容。

評審們的表現,也十分令人的刮目相看。一針見血的點出參賽者的優缺,卻絲毫沒有情緒
化的批評,中懇的建議,讓評審不像是嚴厲的老師,而是值得尊敬的前輩。除此之外,節
目也安排了一個特殊的橋段,就是利用節目宣傳,協助楊宗緯找尋讓他可以順利參加比賽
的恩人,這作法與電視機前的觀眾形成一種無形的連結。

節目成功的連結了參賽者與評審、參賽者與觀眾、參賽者彼此三方之間的情感,人與人之
間的真實情誼、感性氛圍,與毒舌形象的快樂星期天成了最大的差異,成功地區隔兩個節
目的不同。雖然在當今腥羶色充斥的媒體電視環境,回歸於人性感性面的節目設計,少了
毒舌多了溫情,卻使節目更加成功。

沒有留言: